今天我想來聊聊迷惘,迷惘是人生中常見的情緒,當你點開這篇文章,或許正感到焦慮,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。請別覺得孤單或挫折,因為我也曾經歷著迷惘,所以才想寫下這篇文章,與你一起分享這種情緒背後的原因,並如何在迷霧中尋找出口。
這篇文章,我們就先從根源入手,看看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感到迷惘,當我們了解其背後的原因,或許我們就能慢慢釐清並找到方向。那我們就開始吧!

有太多選擇
首先,恭喜你,通常在迷惘的狀態下,我們往往是擁有選擇的權利。因為如果毫無選擇,我們可能只會感到無奈,而非迷惘。但正因為選擇太多,讓我們難以抉擇,深怕走錯一步,錯失其他可能性。面對過多的機會,並且難以評估這個機會帶來的好處壞處,反而讓人舉棋不定,進而感到迷惘。
從小被限制
年輕的時候,我們的成長軌跡似乎被設定好了:國小升國中,國中升高中,高中準備考大學。長輩們也常跟我們說:「認真念書就好,不要想太多。」我們就這樣一直處於一個沒什麼選擇的環境中,只能被迫專注眼前的目標,不斷地考試,想辦法拿高分。
但大學之後,很多的可能性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,一瞬間我們要自己決定未來,眼看著很多人已經決定要去工作、有些人決定要進職場、有些人要去國外打工換宿,我們瞬間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最好。這種巨大的轉變令人措手不及。因為小時候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,讓我們在人生十字路的交叉口陷入迷惘。
不了解自己
我常常跟別人聊起他們的興趣是什麼?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?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知道,要不然就是說等我財務自由以後再來想。我就發現很多人其實不了解自己,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,熱衷什麼事,而常常就跟著世界的價值觀走,考試考高分、要賺大錢、要功成名就,卻在這些價值觀中更加迷惘。
現實與理想的落差
理想很豐滿,現實卻很骨感。小時候我們對未來抱有期待,覺得長大後可以做各式各樣的事。但當真正踏入社會或某個領域時,才發現現實並不如想像中美好,常常碰壁被拒絕,成功也不是一蹴可幾。常常是當你鼓起勇氣想去嘗試,卻發現自己缺乏資格、學歷或技能,現實的重擊讓人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路。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,讓人對未來感到迷惘,不確定該如何平衡理想與生活。
資訊爆炸
在這個網路時代,資訊無所不在,各種成功案例和方法論充斥眼前。看到許多人輕輕鬆鬆就達成你心中的目標,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。但就是這些爆炸性的資訊反而讓我們難以篩選,無法判斷哪些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。當資訊量過大,迷惘感也隨之加深,彷彿每條路都有走得通但也都走不通,讓人舉步維艱。
對未來的不確定
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,未知的風險與變數讓人卻步。就像我記得聖經中有一段話:「快跑的未必能贏,力戰的未必得勝,智慧的未必得糧食,明哲的未必得資財,靈巧的未必得喜悅。」無論是換工作、轉換跑道,還是做人生中的重大決策,未知的結果都可能帶來焦慮,因為你努力也不一定成功。面對如此的不確定性,讓我們停留在迷惘之中,遲遲無法行動。
過於追求完美
人們都有對於完美的追求。但很多時候,我們迷惘的根源恰恰就來自對完美的執著,希望每個選擇都是最佳解。我們害怕一個錯誤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。這種過度追求完美的心態,反而讓我們難以做出決定,深陷迷惘的泥沼。
結語
我們之所以迷惘,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,當我們理解了迷惘的根本原因,就能更有意識地面對它,並開始尋找突破的方法。相信看到這邊的你,可能已經有一些想法了,如果想看看我怎麼想的話,歡迎看我的另一篇文章
或許我們現在無法完全擺脫迷惘,但我們還是可以學會在迷惘中向前走,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。你並不孤單,讓我們一起在這條未知的旅途上,勇敢地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