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美國總統換人做,對於留學生的政策上面出現了很多改變,對於畢業以後工作也有很多不確定性。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:「欸你覺得現在還適合去美國唸書嗎?政策變來變去,好像很不穩定耶!」
美國大選年,各種新聞、法規更新、簽證變化、工作機會限制,一個接一個,讓人心裡七上八下。到底還要不要冒這個險出國唸書呢?
今天就來聊聊:即使工作政策不確定,去美國留學還值得嗎?希望這篇能夠幫助猶豫的你做出適合的決定

政策不穩,但教育資源依然強大
沒錯,最近美國政府政策常常改來改去,有時候甚至一夜之間就宣布新規定,讓人措手不及。甚至很多是針對教育以及留學生的,但我們得先退一步搞清楚一件事,就是政策雖然在變,但美國的大學、教育資源、研究環境沒有太大改變。
哈佛、麻省理工、史丹佛、UC 系統這些名校還是世界頂尖,這種深入人心的價值觀還是能吸引很多頂尖的學生,以及該校的教育資源不會在段時間之內就出現太大的改變。不論你是學 AI、生醫、商業還是藝術,這些學校的資源、師資、實習機會以及人脈關係,還是非常值得。
所以,鼓勵你不要因為「簽證可能變嚴」、「H-1B 越來越難抽」,就忽略了你可以在這段時間能夠獲得的知識、體驗以及人脈。還是勇敢的去申請吧!
你想要的是美國工作?還是成長?
如果你只是為了「能留下來工作」才想去美國,那真的會很焦慮,因為那是你無法控制的部分。但如果你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,留學是為了讓自己更強、更有選擇、更開眼界,那這趟留學旅程就會很有價值。
想一想留學不應該只是追求一張文憑、一份工作,更是一場跨文化、跨出舒適圈的冒險。你會在那裡學著獨立、適應、解決問題、交朋友,這些軟實力,有了這些後,你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能很好的生活。
不確定性就是未來的一部分,你可以準備 Plan B
當然面對這種政策一直在變的環境,我們也不能裝沒事,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風險,畢竟青春歲月一去不複返,如果因為政策一耽誤一年我覺得得不償失。所以與其因為風險不出發,倒不如把風險納入考量,做好準備。以下我提供幾個方向
申請不只美國:多國並行,像是加拿大、英國、德國、荷蘭、澳洲甚至在亞洲的香港、日本、中國、新加坡,其實也都有不錯的學校和教育資源,可以多管齊下,都申請看看。
提早布局 Plan B:不要只想「能不能留下來」,也可以想想如果不留在美國,我的領域可以去哪些國家、做些什麼。
學習一些可以帶著走的實力:留學期間多實習、創作、多累積作品集,未來回亞洲、去歐洲、甚至之後創業都可以用得上。
簡單來說,不確定的政策,不代表你的人生也要跟著卡住,做好完備的規劃讓你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。
結論:別讓政策決定你的人生方向
沒有人能保證留學及工作之路一帆風順,很多人即便不是因為政策的關係,也可能因為家庭、經濟等等的原因讓你必須要考慮很多。如果只是因為「可能會」發生的事而怯步的話,或許以後會很後悔。我只能說如果你有夢想並且已經有所準備,就別被眼前的變動嚇退。在這樣的世界裡需要的就是在變動中依然堅定往前走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