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醫學工程(Biomedical Engineering, 簡稱BME)是一個橫跨醫學、工程與科技的學科,學習的重點在於將工程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,以改善人類健康。許多學習生物醫學工程的學生在畢業後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:
「我能從事哪些工作?」
所以本篇文章將介紹生物醫學工程到底在學什麼,以及畢業生的主要出路,涵蓋產業、學術與創業等多方面的選擇。如果你是即將入學的大學新生,或是即將畢業的學長姐們,希望對你們有幫助!

生物醫學工程到底在學什麼
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融合多種學科的領域,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需要掌握工程與生物科學的核心概念,並且要學習許多跨領域的知識。大學低年級的課程通常涵蓋數學、物理、材料科學、電子學、機械工程,到稍微高年幾的時候會有專業領域的課程如解剖學、生物力學、醫學影像處理、生物化學、神經工程、基因工程、醫療器材設計等。學生除了學習理論知識,還會有實驗課、專題研究等等,將所學的應用到一些實際的醫療與健康技術開發。
以上說的是比較概括的,但依照你的興趣可以走的方向也不同,像我本身就多學習了跟神經工程以及訊號處理相關的課程,因為我對腦機介面比較有興趣。我對醫療儀器的研發也有點興趣,所以對於電路學我也有多修一點。但主要是看個人興趣,可以偏生物多一點,或偏工程多一點。
未來出路
再來就要說到畢業後有什麼出路了,我曾經在台灣找過實習,他們當時跟我說台灣醫療儀器產業基本上都是代理而已,沒有自己做研發,所以能找到的都是銷售或是維修的工作,那大概是7.8年前,我不知道現在產業是不是已經改變。反正我以下的出路會是針對在美國找工作,希望多多少少有幫助。
產業就業:進入醫療科技與相關產業
這裡的產業就業只包含如果你想繼續留在生醫工程領域的畢業生,通常會有以下的方向
- 醫療器材
- 生物製藥
- 生物技術
- 醫療資訊
- 醫院
- 生物實驗室
- 政府機構
常見職位包括:
- 醫療器材工程師(Medical Device Engineer):參與醫療設備的設計、測試與生產,如X光機、心律調節器、MRI、內視鏡…等等。
- 品質與法規專員(Quality & Regulatory Specialist):負責確保產品符合 FDA 等法規要求,進行品質控管與合規性測試。
- 生物資訊與數據科學家(Bioinformatics & Data Scientist):結合 AI、大數據與醫學影像分析,開發智能醫療技術,或應用統計方式幫助醫生做預防治療。
- 研發科學家(R&D Scientist/Engineer):負責新藥物、細胞治療、生物材料或是醫院相關的研究與開發。
適合對象:
- 希望快速進入職場並獲得穩定薪資者
- 喜歡實作與應用技術
- 具備團隊合作與跨領域溝通能力
建議準備:
- 具備相關實習經驗
- 具備統計、程式設計、3D 建模、電路學、材料學等等的技能,看你想專攻哪個領域,最好是有些證明,讓雇主知道你是真的會這些技能,比如有個作品或證照。
繼續深造:攻讀碩士或博士
若對學術研究或更高層次的專業技術或知識感興趣,可以選擇攻讀研究所或博士,就看你想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在這上面。
可能的發展方向:
- 碩士(M.S./M.Eng.):更專精於特定技術,例如生醫影像、仿生材料、基因工程、醫療機器人、腦機介面等,適合希望提升特殊專業能力的人。我個人推薦如果之後要念博士的話,選擇M.S.,如果到碩士就要止步的話選擇M.Eng.,但當然還是要看個別情況,只是先給一個參考
- 博士(Ph.D.):適合希望進入學術界或之後進入業界研發核心領域的人,例如成為大學教授、研究機構研究員或頂尖企業的高級研發人員。
適合對象:
- 對學術研究、技術創新有興趣
- 希望在特定領域達到專精水平
- 不介意長期投入學術或實驗室環境
建議準備:
- 研究經驗(實驗室實習、發表論文)
- 與教授建立良好關係,獲得推薦信
- 清楚未來職涯方向,確保進修對長遠目標有幫助,不會再遇到挫折時迷失方向
如果想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可以參考這篇
創業:開創自己的公司
生醫工程應該可以說是一個創新驅動的領域,許多成功的新創企業都是由生醫工程師創立的,並且運用了很多跨領域的知識。
我知道幾個比較熱門創業領域:
- 醫療 AI 與遠端醫療
- 穿戴式健康監測設備
- 3D 列印生物材料與義肢
- 精準醫療與個人化治療
- 生物疫苗研發
適合對象:
- 具備創業精神,願意承擔風險,手上也有一些資金資源
- 對市場需求、商業模式有一定了解
- 擁有技術專長並能組建團隊,認識很多其他領域的高手
建議準備:
- 學習商業與市場分析的知識
- 參加一些創業計畫,認識其他也想創業的同伴
- 試著申請政府或一些投資機構的資助
交叉領域發展:結合生醫與其他專業
如果對生物醫學工程的某些特定應用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領域,開拓更多職涯選擇。
我能想到常見交叉領域:
- 專利與法規(Intellectual Property & Regulatory Affairs):若有法律興趣,可進入醫療法規、專利代理、科技政策領域,結合已有的領域知識,可以在法律界有良好發展。
- 生醫投資與管理(Biomedical Business & Investment):進入生技投資、管理顧問、產品經理等職位,我知道其實蠻多人會選這條路。
- 生醫儀器的產品銷售(Biomedical Device Sales): 銷售生醫儀器給公司或是醫院等等的機構。
適合對象:
- 對生物醫學工程以外的領域有興趣
- 希望發展多元技能,提高競爭力
- 願意進一步學習商業、法規及銷售等知識
建議準備:
- 修讀額外課程或取得相關證照(如 CFA、PMP、專利代理人資格)
- 參與跨領域專案,累積實務經驗
- 建立業界人脈,了解市場需求
所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?
我會說生物醫學工程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領域,也有很多跨領域的知識可以學習。但同時,不同的職涯選擇適合不同的人,當面對未來職涯選擇的時候,我會建議你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:
- 興趣:哪種工作內容最能讓你保持熱情?
- 技能:你的專長與優勢在哪?是否需要進一步學習?
- 市場需求:哪個領域的就業機會最多?
- 長期目標:希望 5~10 年後自己在哪個位置?
如果你是新生,可以用四年的時間慢慢探索,如果你即將畢業,也不用擔心,選擇一條路,之後不適合再換即可,畢竟學習了這麼多跨領域的知識,不怕找不到工作!總之,不論你最後選擇哪條路,我相信生醫工程的訓練都能提供你強大的分析能力與技術背景,幫助你在職場上穩定的發展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釐清方向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未來發展!覺得有幫助的話歡迎收藏,有什麼疑問或建議也歡迎留言跟我說!
請問如果想留美做醫療器材或機器人維修(不走設計)在奇異、西門子工作,修課、研究方向上有什麼建議的嗎?
背景是UAB MS ECE,只有2年在台半導體封裝設備經驗,預計明年底畢業。
我自己沒有在這兩間公司上過班,但我有看過他們的工作要求,也申請過,所以你就姑且聽聽。
奇異我記得會要求你有美國身份,除非你是博士他們才會收你幫你辦身份。西門子沒有提到這方面的要求。
我必須說如果你只想做維修,這兩間公司的要求都不會到MS,你可能會over qualify,維修的話他們要求高中畢業就好,所以他們可能不會收你,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走R&D。
如果你就是要走維修,建議你先找其他地方的工作,累積經驗,也證明你就是想做維修工作,然後我記得好像有一個證照可以考,你考到後可能他們比較能接受,畢竟他們不會想收人純粹來洗工作經驗的。但維修的話就是薪水偏低,你要有心理準備。當然也是可以申請看看,建議課程的話就是electrical circuit,programming等等跟機械相關的課程。
R&D的部分,兩間公司做的東西有很大一部分是imaging的,所以建議修課的話,可以學一些image processing, computer vision, machine learning, signal processing等等的課。
有個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可能因為都是大公司,回覆時間都很久,所以會建議你早點申請,祝你順利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