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大家!好久沒更新文章了,一方面是暑假有點忙,因為我們實驗室決定要一起去一個學術會議,所以我們在趕文章,想要在會議上發表。另一方面我暑假也要準備博士資格考,所以真的是焦頭爛額。現在是順利的考完啦,所以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博士資格考,以及需要怎麼準備吧!
這篇文章,我想先介紹博士資格考的意義與常見流程,並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準備與經驗,希望能讓想要念博士或正在面對或即將面對資格考的你,有一些參考與幫助。

什麼是博士資格考?
博士資格考,英文是 PhD Qualifying Exam 或是 Candidacy Exam 或是 Comprehensive Exam,每個學校叫法略有不同。從英文來看就可以知道他大概的目的是什麼,顧名思義他是對博士學生的知識的檢驗,更是確認你是否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重要評估。通常就是在你上完或是快上完博士班的課程的時候,檢驗你到底對於博士班課程內容是不是有個全面性的理解。
為什麼要有博士資格考?
試想一下,你是學校的老師想要招博士生。有一個學生簡歷寫得很漂亮,口試技巧也相當了得,結果進來之後才發現他根本不如他自己說的那麼厲害,課程跟不上,實驗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(雖然實驗好像大家都這樣哈哈),一定會覺得十分麻煩。所以老師會想要在學生投入大量研究之前,確認他是否已經具備足夠的知識基礎與研究潛力。
我整理出資格考的目的,我覺得主要有兩點:
- 檢驗學生的知識基礎:確保學生在核心課程上有足夠的掌握,通常這些知識都是跟你的研究息息相關,所以也不是空穴來風的亂考。
- 評估學生的研究能力:能否理解、設計並批判性地思考研究,我聽過有些考試會是申論題,要你當場寫出你的思路,有時候即便最後的結論不對,中間思路如果讓人滿意的話還是可以順利通過的。
總之呢,我覺得博士資格考就像是一道「升級門檻」,確保你準備好踏上更艱鉅的博士旅程。
博士資格考有哪些形式?
不同學校、不同系所的資格考形式差異很大,但依照我聽過或查到的大致可以分為幾種常見的模式:
- 筆試:考試內容通常涵蓋核心課程或基礎理論,一都是你上過的課,例如統計、數學、領域內的基本知識。還有你的學科,比如我是處理生物訊號的,所以訊號處理就是我資格考的最大重點。大部分學校會提供以前的例題讓你參考,給你比較清楚的方向。
- 口試:教授委員會當場提問,你要當場回答,考驗你的即時反應與知識深度。
- 研究計畫書與答辯:有點像博士最後的答辯,只是先進行一次小的,有些學校甚至會要求提交一份研究提案(proposal),並進行口頭答辯。
- 綜合型:筆試加口試並行,或是任意結合上述的。
- 輕鬆簡單型:就是不用考,沒錯,我當時聽到也是驚呆了,怎麼有人可以這麼爽。
通常會有兩次機會考資格考,第一次沒過沒關係,還可以考第二次,第二次再沒過,可能就要真的要被退學走人了。總之在美國我所知道的,有些學校的資格考相當嚴格,甚至會毫不留情淘汰學生。但也有些學校比較偏向檢視學生是否準備好,而不是真的要「刷掉」人。
我聽過的潛規則
看完上面,可能有些人已經想到了,如果有人研究很強,但是就是考試不擅長,真的最後搞到沒過被退學的話,那老師一定是最頭大的那個。(失去了一個廉價好用的勞工?哈哈)所以常常流傳其實你如果研究做得好,即便考得再差,你不要空白,讓老師可以這邊給一點分那邊給一點分,都還是可以讓你過的。而且其實大部分資格考是不會公布成績的,題目也不會讓你拿走,老師怎麼審題的也不會讓你知道,只會跟你說最後你到底是過還是沒過。所以這個傳言可能也不是空穴來風。但相反的,如果你就是跟實驗室的人處不好,跟老師關係也不好,實驗做的又不是特別優秀的話,老師可能也會利用這個機會來辭退你。
我的博士資格考經驗
既然剛考完,我就就我自己的經驗,跟大家分享一下經歷啦
準備過程
我其實上學期末就被通知暑假要好好準備資格考了,老師本來說給我兩個月準備,從七月開始就不會跟我開會。但後來發生很多事,包含實驗室決定要去那個會議,還有一些我自己的事,像是要搬家什麼的,所以最後其實我就只有大概一個月做準備。
重點是我8月初才被告知他們把這次的考試改成close-book,所以我格外的緊張。總之我就把上過課的筆記都拿出來看,每看完一段,我就讓ChatGPT幫我生成10題他覺得像博士資格考的題目,如果我不會,我就會把題目截圖下來以便之後複習。
只是我必須承認其實我沒有太認真,雖然說每天幾乎都待在家唸書,但一天實際認真下來的時間,就是大概2-3個小時,因為我這個方向在我們學校算是新的,所以我們老師沒有給我例題,念下來真的蠻沒目標的。
考試當天
我的資格考本來有兩項,數學跟專業科目,數學因為我之前在上課的時候拿了不錯的成績,所以可以waive掉,所以就剩下專業科目。我的專業科目有3項
- 生物醫學訊號分析
- 統計學在訊號分析的應用
- 生物穿戴裝置
每項兩題,考試時間4個小時,只能帶計算機跟筆。
我們學校每個學生的規則都不同,有些人可以帶電腦、書、筆記等等,我就是非常寒酸的計算機跟筆還有水壺

別懷疑,這就是我當天拍的照片
準備博士資格考的建議
相信會讀這篇文章的你,可能是想看看有沒有一些準備的訣竅,我就給即將要考資格考的你一些建議:
- 早點準備:因為每個實驗室的節奏不同,你的實驗室可能不會給你一段完整的時間唸書。所以不要等到考前幾週才開始,陸陸續續地慢慢念,也可以讓知識慢慢沉澱,效果會比較好。
- 向學長姐請教:跟實驗室的人多溝通,有可能你們考的項目差不多,他們可以跟你說說有什麼地方要特別記住,他們也往往知道教授喜歡問哪些問題,可以少走很多彎路。
- 模擬考:上網路找,或讓ChatGPT幫你生成一些模擬考題,雖然這些題大概率不會出現在你的考試上,但可以讓你知道你有哪些知識點是不熟悉的,藉此回去加強。特別是口試,可以和同學同事互相模擬提問,可以讓你提前適應考試的氛圍,當天會大幅減輕緊張感。
- 調整心態:如果你就是很緊張,不訪想想我前面說的潛規則,就是你考不好也不一定會讓你不過,反正我是這樣安慰我自己的啦!
結果與收穫
結果是還不知道,畢竟才剛考完,老師說要一個月後才會知道。但先說結論,我覺得資格考讓我有很多收穫。
我一開始覺得蠻無聊的,就是學過的東西,為什麼要再考一次,我又不是不會。但其實因為是閉書考,所以發現很多以前以為會的東西,其實都是靠網路找答案,根本沒有真的讀進去。有很多似懂非懂的概念在資格考準備期間弄得更清楚,就是因為沒有資料找了,必須要很熟悉,像是刻在心版裡一樣。
所以考完之後,我現在慢慢回來做研究,就有一些不同的想法,所以我覺得資格考還是蠻有幫助的。
如果你還沒有考資格考,希望你要考的時候可以順利通過。如果你正在準備也希望你可以有所收穫囉!